“干练”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昌飞35车间大梁班员工对班组长陈桂文的普遍印象。在20年的职业生涯中,他以对工作的执着专注,于桨叶飞旋间深耕细作,从初出茅庐的“新人”蜕变为班组中最值得信赖的班组长。
于细微处见真章
在直升机制造中,复合材料桨叶大梁起着极其关键的承载作用,其性能直接关乎直升机飞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面对高精度的工艺要求和复杂的技术难题,陈桂文始终冲在技术攻坚的最前线。
一次,经检验后发现生产的桨叶内部出现不知名、无规则的金属夹杂,导致产品未能达标。陈桂文主动请缨,认真排查制造过程中的每道工序,在大梁根部层间间隙中发现了细小的铝屑。发现问题后,陈桂文便开展了问题攻关,制定改进方案,通过将压紧轮的材质改为具有弹性的尼龙材质,减少因切削减产生的铝屑。经过300片桨叶X光检测的验证,他的方法彻底解决了金属夹杂缺陷问题。
集智攻关勇创新
“要干,就要认真干,还要干好干出成效。做这一行,不管发生什么事,质量和创新都是要紧事。”柔性梁以其特殊“十字”梁结构和高标准控制要求,使其在固化成型控制中极具挑战性。
传统成型工艺在柔性梁制造中遭遇瓶颈,针对其复杂的结构和严苛的性能要求,陈桂文充分结合柔性梁生产特征,提出并实施了多项创新措施,使柔性梁表面质量提升和内部孔隙率降低、优化固化成型工艺,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表面质量及合格率,实现零审理交付,更助力产品耐用性的显著提升,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。
薪火相传助成长
作为班组长,陈桂文不仅专注于自身技能水平的提升,更注重班组整体素质的培养和凝聚力的打造。通过定期组织内部技能培训和经验分享会,他将多年积累的宝贵知识和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,促进整体战斗力实现提升。
大干期间,陈桂文将组员分成3组,开展专项分工、流程化生产,实现了柔性梁高质量连续生产,并圆满完成年度任务目标。在他的带领下,班组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,成功完成了众多重点项目,打造出一支协作积极、技术精湛、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团队,为型号推进奠定了人才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