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亲家最好的相处方式,不是聚会、送礼,而是坚持“梅拉宾法则”

盼了很多年,儿女终于有对象了,还带着对象上门,走亲。

作为父母,看到儿女和对象牵手同行,恨不得早一点让他们结婚,抱上大孙子。

带着美好的愿望,父母会以“准亲家”的身份,去和对方的家人接洽,商议婚姻大事。

如何才能把准亲家关系处理好呢?通常我们会带着很贵重的礼物,还邀约对方吃饭,聚会。

大家在一起,喝两杯,也互相送了礼物,话匣子就打开了。

本以为,拿人手短,吃人嘴软,这商议就会顺利。

其实,现如今大部分的家庭,都富有了,这聚会吃饭,是平常事;礼物,就是金戒指,都不稀罕。

一些不好说话的准亲家,你稍有不慎,就和对方谈崩了,彼此也可能闹起来。

好几次商议儿女的婚姻,都没有进展,这会让很多老父母抓狂。

建议准亲家们,学会“梅拉宾法则”,在商议婚姻大事的过程中,把人际关系处理好。

梅拉宾法则的主要内容,就是: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印象,7%取决于谈话的内容;听觉信息如语气、音量等则占了38%;视觉信息如表情、态度等则高达55%。

具体来说,在相聚的过程中,坚持“少说,多听,常做”。

01

少说废话,精准表达。

很多人,第一次见到准亲家,恨不得一股脑地把所有想要表达的东西,都说出来。

似乎,自己主动开口,就抢占了先机,也体现了自己的诚意。

而对方听到你说了很多,一来是记不住,二来是觉得你这个人,太自以为是了。

万一你说话的时候,情绪比较激动,那就给对方很不好的印象。

说多了,废话也多,很多内容不着调。比方说,你一开口就介绍自己的家庭,有多少人,兄弟姐妹混得好不好,祖上是谁,做了多大的官。对方听了,觉得莫名其妙。

学会精准表达,做一个话不多,但是很真诚的人。

通常,我们要学会“就事论事”,别扯太远了。

首先,问候对方,是礼节。

然后,简单介绍自家的情况,对婚姻的一两点要求。

最后,具体的婚姻细节,表示按照儿女的意愿,自己不过多干涉。

至于一些婚姻的细节,如何给彩礼,给多少,在什么地方办酒,自己的家庭情况,都要在以后的交往中,慢慢去说。

特别是准亲家第一次接触,交流的时间有限的情况下,你少说几句,真的很有必要。

做一个少言的人,会给对方一个印象:这个人,应该还好说话;比较稳重。

02

多听对方,体现尊重。

不会听话的 人,听什么都刺耳,觉得是针对自己。这样的准亲家,难免把事情搞砸。

《醒世名言》中,写了王安石去苏洵家说亲事的过程。

王安石一开口就大谈古今中外的学问,然后说:“小儿王雱,读书只一遍,便能背诵。”

苏洵一听,习惯性反驳:“谁家儿子读两遍。”

王安石立马就红脸了,认错了一下:“倒是老夫失言,不该班门弄斧。”

苏洵抢过话题,说:“不惟小儿只一遍,就是小女也只一遍。”

接下来场面很尴尬。王安石也只能灰溜溜地走。两家人,亲事没有谈妥,反而结下了一些仇怨。

准亲家见面,听,往往比说更重要。你少说话,在潜意识里,就给了对方更多说话的机会,这是符合人性的。

假如对方是远道而来,那么你给对方更多开口的机会,并且认真倾听,那么你就真的尽到了地主之谊。

如果对方本来和你熟悉,你给对方充分表达,那么你就进一步了解对方,真正知根知底了。

倾听,是一个人的耐心的考验,也是对人传递“认真负责”的态度,还适度示弱。

也只有听清楚了对方的声音,自己才能够精准分析,然后做出决策、或者改变。

万一对方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,你还要引导他说些关键的话。让他把婚姻的建议,说清楚。

兵法有云:“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。”对方什么都说清楚了,你也听明白了,下一步行动,就一定会赢。

谈婚论嫁,不就是要双赢的局面吗?

03

常做好事,以善换善。

再多想法,说法,都要落实到行动中来。

作为准亲家,一定要主动去做一些有利于婚姻的事情,而不是等对方行动。

在我的老家,有一句土话:“割了油菜,又插秧。”

每到春天,农家都很忙碌,收割油菜籽,然后迅速种植中稻。此时,一些亲家,就会赶来帮忙。

聪明的准亲家,也会来帮忙。这提前一步,接入到亲家的角色。

真诚地帮助准亲家做一些事情,关系就真的变好,婚姻也很好说话了。

此外,在聚会的时主动买单、主动端饭菜,都是很有必要的。

在婚姻谈好了,就主动定酒席,准备嫁妆,彩礼、婚房等。准备充分,那婚姻就水到渠成。

04

看过很多准亲家,因为谈不拢,就导致儿女和对象,分道扬镳。

也看过很多准亲家,勉勉强强地主持儿女的婚宴,导致宴席上,互相争斗,给外人看了一次笑话,也留下了婚姻的隐患。

多一些长久打算,把准亲家的关系搞好,然后在婚姻上,如一家人一样去行动,劲往一处使,心往一处想,什么都如愿以偿。

千万不要,夸夸其谈,习惯性反驳,坐等对方安排等。

我们为了儿女过得更好,那就要做好服务员,而不是指挥官。

记住了,但凡给人好印象的人,都会带来好运气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
发布于:湖南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