婆媳矛盾的根源就是婆婆不爱儿子

1

婆媳矛盾的根源在于婆婆太自私

婆媳矛盾的根源大多在于婆婆太爱自己,甚至超过了对儿子的爱。真正爱孩子的女人都明白,只要孩子能够幸福,当妈的受点委屈都算得了什么。

存在婆媳矛盾的家庭当中,如果婆婆把自己的欲望放在首位,颇有一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架势,只有“媳妇听话”自己才舒服,自己不舒服来源于媳妇跟自己争儿子,那么这段关系一定不会好。

婆婆跟媳妇争地盘,媳妇就反击。指责媳妇不敬重你之前,咱们婆婆们不妨先扪心自问,在这段关系里,你真的放手让儿子跟儿媳妇一起过吗?

不敢放手的婆婆是自卑的,是恐惧的,是担心的。自卑是,眼里只盯着媳妇那点事儿,恐惧是,害怕自己孤单了,担心是,儿子爱媳妇忘记了娘。这其实是自己的人生课题。

用“作”的方式唤起一个男人的重视,是最蠢的方法。

王阿姨每天五点起床给儿子煮粥,却故意在儿媳那份里撒一把盐。儿媳小杨第一次喝到咸粥时,以为婆婆记错了口味,可连续三天都如此,她才明白这是婆婆的“下马威”。

王阿姨想告诉儿媳,“我儿子的胃只能习惯我的味道”——这不是爱,是占有。真正爱儿子的母亲,会由他适应妻子的厨艺,而不是用一碗咸粥宣示主权。当婆婆把儿子当作“私人财产”,媳妇自然成了入侵者。

李强加班回家,看见饭桌上摆着两盘红烧肉:一盘是母亲按老家做法炖的,一盘是妻子照网红菜谱做的。母亲冷着脸说:“我倒要看看他选哪盘。”李强硬着头皮各吃了几口,结果整晚胃痛难眠。

这种“爱的比拼”本质是情感勒索。婆婆用孝道绑架儿子,妻子用委屈要挟丈夫,双方都在逼男人站队。但真正在乎儿子幸福的人,怎会忍心看他吞下带刺的温情?

还有一些时候,老人带孙子,发展与孙子的关系无可厚非,但如果“霸占”不放手,一切按自己的教育观念,觉得自己这样把儿子养的也很好啊。那么恰恰应该反思,“听我的”不等同于“孝顺”,真正的爱是尊重。

当婆婆把孙辈也当作争夺对象,家庭就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战场。

2

最好的爱是计量后的放手

哪个父母能陪孩子一辈子,最后陪儿子到老的不还是老婆吗?

霸着儿子不放手的婆婆,往往夫妻关系都不会太好。难道这样的模式要一代传一代吗?然后儿媳妇再对夫妻关系失望,再霸着自己的孩子不放手?

如果婆婆觉得委屈,是因为自己付出很大精力照顾孙子孙女,那么一定要学会告诉自己,付出的精力到底值多少钱?它一定要有个可以计量的标准。

真正的爱不是无私。不是无私。不是无私。

当你选择不去计量的付出后,回应往往会让你无比失望。

真正的爱是“有私”后的放手。

试想啊,如果这婆媳俩每天闹得不可开交,这媳妇每天生活在愤怒之中,你还指望人家媳妇跟你儿子好好过日子,哪里来的家和万事兴?

儿子夹在中间愁眉苦脸,饱受委屈,他又如何开心的起来?所以,你不会介意你儿子开不开心,只在意自己的目的是否能达到对吗?

我奉劝那些愚孝的男人们,别想着各打五十大板,稀里糊涂就过了,或者你们吵你们的,我就走了,逃避了事。你以为你妈是看不惯你的媳妇,其实是因为妈妈不够爱你。

3

离开愚孝,尊重新生家庭

某调解机构统计,72%的婆媳矛盾始于“看不惯媳妇对儿子好”。婆媳同住的家庭,丈夫出轨率高出普通家庭2.4倍。

一个最讽刺的真相是:80%闹得最凶的婆婆,年轻时也受过婆婆的欺负。

杭州张奶奶的故事值得借鉴:

儿子结婚当天,她把新房钥匙交给儿媳时说:“从今天起,你是这里的女主人。我每月只来吃一次饭,来之前会发微信征求你同意。”十年过去,婆媳俩反而成了逛街喝茶的闺蜜。

婆婆要学会“得体的退出”,别把儿子家当自己家。

儿子要明白:孝顺不是纵容,护妻才是担当。

媳妇也需要理解:击败婆婆最好的方式,是让她看到你们夫妻和睦彼此照顾心在一起。

真爱是让所爱之人幸福,而不是让自己舒服。

当婆婆们停止用“我是为你好”绑架儿子,当儿子们学会对越界的母爱说“不”,中国家庭才能走出“婆婆熬成婆,接着折磨新媳妇”的死循环。

发布于:北京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